
6月20日,安克创新突然发布公告,宣布召回型号为A1642/A1647等七款基础款移动电源,涉及超71万件产品。起因是供应商擅自变更电芯原材料,导致极少数产品在长期使用后可能因隔膜绝缘失效引发自燃风险。最初方案要求用户通过专用防火袋寄回产品,并提供全额退款、换新或代金券补偿。然而这一计划很快遇阻——多家快递公司因起火隐患拒绝承运,导致大量用户无法完成召回流程。
快递拒收,召回方案卡壳
这场本应高效的召回行动,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当用户试图寄回充电宝时,快递员看到产品型号便直接拒收:”这东西烧起来怎么办?”。社交平台上迅速涌现投诉潮,有人拍下被退回的包裹,配文”防火袋成了摆设”。
更棘手的是,部分高校和公共场所已明令禁用涉事品牌充电宝,加剧了用户处置困境。行业人士指出,这暴露了电子消费品召回体系的漏洞:”危险品运输规范缺失,企业单方面方案可能沦为纸上谈兵”。
泡盐水24小时,安全放电新招
面对僵局,安克在6月29日紧急推出”泡盐水替代方案”:用户只需将充电宝浸入盐水中24小时,彻底耗尽电池电量后,上传SN码照片和浸泡视频即可获赔。
官方解释称,盐水能迅速中和电池活性,比物理破坏更安全环保。记者实测发现,操作流程仅需三步:混合500克食盐与清水、完全浸没充电宝、静置一天后拍照提交。
客服确认该方案已同步至微信”Anker售后”服务号,48小时内审核通过即补偿到账。
这场”泡盐水召回”正在引发连锁反应。一方面,消费者拍手称赞其便捷性:”省了运费还避免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业内担忧这可能开启危险品召回新模式。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已暂停罗马仕、安克、倍思等多个品牌的充电宝3C认证,民航局也紧急通知禁运涉事型号航班。
专家警示,电芯原材料监管亟待加强:”供应商擅自变更成分的代价,最终由整个行业买单”。随着泡盐水视频在抖音获百万播放,这场召回风波已从产品安全升级为供应链信任危机。
原创文章,作者:小丸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2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