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 黄仁勋上升至福布斯富豪榜第8位

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 黄仁勋上升至福布斯富豪榜第8位

10月29日,AI芯片巨头英伟达(NASDAQ: NVDA)股价跳涨3.3%,英伟达市值首次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科技公司。受此推动,公司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个人财富也随之飙升,以1617亿美元的身家位列2025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八位,再次巩固其作为半导体行业领军者的地位。

股价飙升与业绩驱动
英伟达股价涨势并非偶然。10月28日,其收盘涨幅已达4.98%,市值逼近4.9万亿美元,而29日的盘中涨幅进一步扩大至3.5%,股价报208美元。这一表现源于公司强劲的财务数据: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达393亿美元,同比增长78%;全年营收更突破1305亿美元,同比翻倍。其中,数据中心业务贡献了356亿美元,成为增长的核心引擎。市场分析认为,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以及Blackwell架构芯片的持续热销,是其市值狂飙的关键因素。

黄仁勋的财富跃迁
随着英伟达的崛起,黄仁勋的财富排名也快速攀升。2025年7月,他以1440亿美元超越巴菲特,首次跻身全球前十;仅三个月后,其财富值又增长至1617亿美元,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八。这一成就的背后,是黄仁勋长达32年的技术布局——从1993年创立英伟达,到1999年发明GPU,再到2006年推出CUDA并行计算平台,他的前瞻性决策为AI时代奠定了硬件基础。

从技术先驱到AI教父
196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的黄仁勋,早年经历颇为坎坷。9岁时被送往美国寄宿学校,15岁在餐厅打工贴补家用。这段经历塑造了他坚韧的性格。1993年,他与两位工程师创立英伟达,初期因技术路线失误濒临破产,但凭借转向微软Direct3D标准的果断决策,公司起死回生。2006年,他力排众议推出CUDA架构,尽管初期饱受质疑,却为2012年AlexNet引爆的AI革命埋下伏笔。如今,英伟达的GPU已成为全球AI训练和推理的“黄金标准”,黄仁勋也被誉为“AI教父”。

市场展望与挑战
尽管英伟达市值已突破5万亿美元,分析师仍提醒其面临增长放缓的风险。2025财年第四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73%,而竞争对手如AMD和英特尔正加速布局AI芯片市场。此外,地缘政治因素也可能影响其全球供应链。不过,黄仁勋在财报会上表示,Blackwell Ultra芯片的需求“旺盛”,Rubin架构芯片也将按计划于明年量产,显示出对技术路线的信心。从一家图形芯片小厂到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巨头之一,英伟达的传奇离不开黄仁勋的远见与坚持。

原创文章,作者:商业头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37319.html

商业头条的头像商业头条认证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