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7月9日,TikTok官方发布公告,直接否认了路透社此前关于”开发仅面向美国用户的独立应用”的报道,称其”基于匿名、不知情信源”且”与事实不符”。这一强硬回应将科技巨头与美国媒体间的矛盾再次推向台前,也令外界对TikTok在美运营策略产生新的猜测。
事件的导火索是路透社7月初的独家报道,该报道称TikTok正在秘密开发代号为”M2″的美国特供版应用,计划9月5日上线,并采用与全球版本不同的算法和数据系统。更引人注目的是,报道披露现有版本将在2026年3月停止服务,美国用户需强制迁移至新应用。这些细节迅速引发行业震动,被认为可能是TikTok应对美国”不卖就禁”法案的合规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TikTok在公告中仅用一句话驳斥报道失实,但拒绝说明具体哪些内容存在谬误。这种模糊处理反而加剧了市场疑虑——有分析指出,路透社报道中提及的”算法分离”计划,实际与TikTok去年底启动的源代码拆分工作高度吻合。而特朗普近期关于”已基本达成TikTok交易协议”的表态,更让美国业务剥离的可能性持续升温。
目前事件仍存两大悬念:一方面,若真存在独立应用,其算法性能可能因脱离字节跳动的技术支持而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对技术出口的审批权限,仍是任何交易无法绕过的关键环节。随着9月美国大选临近,这场牵涉地缘政治的科技博弈,或将迎来更戏剧性的转折。
原创文章,作者:柠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27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