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潮玩市场掀起狂潮的泡泡玛特,近期因旗下IP”Labubu”的疯狂抢购现象再次成为焦点。从国内到英国、韩国,消费者为抢购这款精灵古怪的玩偶不惜通宵排队甚至爆发肢体冲突,迫使泡泡玛特不得不暂停在英国和韩国的线下销售。然而,这一现象级的消费狂热背后,是创始人王宁独特的”无用即永恒”商业哲学。
小精灵为何让全球疯狂?
最近走在纽约时代广场或伦敦牛津街,你一定会被一种奇特的景象震惊——数百人排着蜿蜒的长队,只为了购买一个来自中国的搪胶玩偶Labubu。这个长着尖牙的小精灵不仅在国内引发抢购狂潮,更在海外掀起了一场”潮玩风暴”。在韩国首尔,排队购买的人群甚至爆发肢体冲突;英国伦敦门店的购买队伍绕过了三个街区。面对如此疯狂的局面,泡泡玛特不得不紧急叫停在英国和韩国的线下销售。
这种近乎宗教般的狂热消费现象,让全球商业观察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没有实用功能的玩偶能引发如此疯狂?更令人费解的是,Labubu在国内售价仅99元,而在海外价格翻倍至203元后,反而更加供不应求。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消费密码?
“无用”才是王道?王宁的商业哲学
面对外界的种种猜测,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早在2023年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那场著名的”泉果无限对话”中,这位被投资人评价两极分化的创业者抛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无用”才是真正永恒的。
“如果Molly玩偶是个U盘,你还会买这么多吗?”王宁用这个生动的比喻揭示了潮玩的本质。在他看来,所有消费行为都在解决两个核心需求:满足感和存在感。功能性产品会让人产生”够用就好”的理性判断,而纯粹的情感消费品却能无限激发收藏欲望。这种理念与奢侈品行业不谋而合——爱马仕的铂金包之所以能保值升值,正是因为它本质上是个”装东西的袋子”。
有趣的是,王宁本人的评价也经历了戏剧性反转。上市前被诟病”学历平平、缺乏感染力”的他,在泡泡玛特成功后,同样的特质却被誉为”沉稳内敛的创业者品格”。这种反差恰恰印证了商业世界的一个真理:成功者的一切都会被重新诠释。
如今,Labubu在全球的疯狂表现正在改写潮玩行业的游戏规则。从纽约到东京,这个中国小精灵不仅带来了惊人的销售数字,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世界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当全球年轻人为了一个”无用”的玩偶彻夜排队时,王宁的”无用哲学”正在被写入商业教科书——在这个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最持久的商业价值往往来自那些最”没用”的东西。
原创文章,作者:若安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2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