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外媒9to5Google最新报道,YouTube近期悄然升级了广告反拦截系统,全面封杀了此前浏览器及第三方扩展程序用以规避广告限制的技术漏洞。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数月间,包括Mozilla Firefox浏览器及其配套扩展程序在内的多种工具曾成功绕过平台防护措施,但这一漏洞现已被彻底修复。
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用户反馈称,若未将YouTube加入广告屏蔽器的白名单或完全禁用广告拦截功能,平台将阻止视频内容的播放。这一强硬措施其实早有铺垫——YouTube自2023年便开始测试反广告屏蔽策略,并于2024年在全球范围全面推行。不过该政策引发了线上线下强烈反弹,欧盟隐私顾问甚至以”非法监控用户”为由提起诉讼,此次技术升级再度点燃用户抗议浪潮。
不过根据用户反馈,东南亚及欧洲地区用户目前仍在正常使用广告屏蔽功能。截至发稿,YouTube官方尚未对此作出回应,尚无法判定是平台按地区逐步部署新措施,还是广告屏蔽工具开发者已通过更新过滤列表实现技术反制。
根据YouTube现行政策,用户必须选择观看广告或订阅每月13.99美元的YouTube Premium服务才能播放视频内容。然而平台数据显示,首次推行广告屏蔽禁令期间,其付费转化率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显示出用户对强制措施的普遍抵触。
9to5Google分析指出,平台方与用户群体间的技术对抗正呈现长期化趋势。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封锁广告拦截器已成为一场”持续不断的猫捉老鼠游戏”,而YouTube方面已明确表态将坚持长期作战立场。这场围绕广告屏蔽展开的攻防战,未来或将催生更复杂的技术对抗形态。
原创文章,作者:野游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22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