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8日傍晚,小鹏汽车MONA M03新车发布会前夜,微博认证为品牌公关负责人的账号突然甩出神比喻:“不穿Jordan鞋就不能扣篮”“脑后的辫子是时候剪掉了”。把放弃激光雷达比作“剪辫子”,暗讽友商技术落后。这条带着浓浓火药味的动态存活不到12小时就被撤回,却早已引发行业地震。
数据显示,该话题在微博冲上热搜前三,老车主怒讨“2万激光雷达安装费”,技术大V直批“用封建糟粕搞技术歧视”,连自家粉丝都看不下去留言:“公关部这是喝了敌敌畏上岗?”
“剪辫子”剪掉了企业体面
表面看是公关负责人口嗨翻车,扒开内里全是商业焦虑。今年小鹏全面放弃激光雷达转投纯视觉路线,28日发布的MONA M03 Max版正是首款试验品。选择在发布会前搞拉踩营销,本意是想给新技术造势,结果用力过猛摔进沟里。
业内人士算过账:每颗激光雷达成本约5000元,全车标配能省下近2万元——这笔钱对于主打性价比的M03系列堪称救命稻草。其实小鹏早在财报会议打过预防针,称“视觉方案足够应对城区智驾”,但用“辫子论”贬低友商选择,相当于把技术路线之争升级成意识形态批判。
省下的雷达钱补不上口碑窟窿
这场闹剧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超想象。某汽车论坛投票显示,72%潜在买家因该事件重新考虑购车计划,更有多位预定客户晒出退单截图。最扎心的是老车主集体反水:“去年销售忽悠我装激光雷达说是未来趋势,现在成清朝僵尸了?”这种信任危机正在动摇品牌根基。
其实行业里技术路线站队本是常态,特斯拉马斯克喷了八年激光雷达也没见这么大动静,区别在于马斯克骂的是技术,小鹏这次却把用户比作“留辫子的遗老”——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事件发酵后,网信办专项整治行动文件被网友翻出来“鞭尸”。今年5月刚启动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的正是恶意抹黑、拉踩营销等乱象。这场教科书级的翻车案例,或许会成为监管部门杀鸡儆猴的那只“鸡”。眼下小鹏连夜撤稿装聋作哑,但裂痕已经产生。当车企把精力放在互泼脏水而不是技术创新时,这场智能驾驶竞赛恐怕真要跑偏了。
原创文章,作者:智能汽车时代,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2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