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Temu、Shein等跨境电商及加拿大Dollarama入局带来的冲击,澳洲零售巨头Kmart正发起全面反击。新上任的集团董事总经理阿莱克斯·斯帕塞斯卡(Aleks Spaseska)近日披露战略计划:未来十年将营收目标提升至200亿美元,通过重塑门店体验、扩大自有品牌及加码物流基建应对竞争。
此次转型的核心在于重构消费者动线。目前已有布里斯班门店试点“服装+美容优先”布局,女装、青少年服饰及美妆产品被移至入口区域,搭配场景化陈列以吸引年轻客群。试点数据显示,调整后服装销量及顾客单次购买量显著提升。下月起还将有4家门店跟进改造,若验证成功将推广至全澳300余家门店。为腾挪空间,大件商品将被转移至仓储区,顾客需通过“线上下单+店内自提”完成购买。
供应链升级同步推进。Kmart计划在悉尼西部投建价值2亿美元的新配送中心,以强化电商履约能力。此举被视为对标Costco等对手的基建竞赛——后者2018年起便在悉尼、墨尔本布局仓储网络。此外,平价自有品牌Anko将扩大产品线,覆盖更多服装、玩具及电子产品品类,巩固“性价比王者”定位。
外部压力迫使Kmart加速变革。Dollarama并购The Reject Shop后计划在澳新增700家门店,直接威胁Kmart的平价市场份额;而Temu、Shein凭借低价日用品和服饰已分流部分客群。尽管Kmart去年以超100亿美元销售额超额完成目标,但传统对手Big W的疲软及线上冲击仍令其不敢松懈。
业内观察指出,Kmart的“体验+效率”双轨战略或将重塑澳洲零售格局。若200亿美元目标达成,其规模将接近合并Target后的“百亿折扣零售巨头”体量。不过,如何在价格战中平衡利润,以及应对本土门店调整可能引发的争议(如2023年阿德莱德门店关闭引发的员工与顾客不满),仍是未来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小科同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2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