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提议取消价值150欧元以下进口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并引入分级收费机制。根据草案,直邮至消费者的包裹每件征收2欧元手续费,经欧盟境内仓库转运的包裹则收取0.5欧元,新规预计最早于2026年生效。欧盟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表示,该费用旨在弥补海关处理海量包裹的行政成本,2024年欧盟共接收46亿件小额包裹,平均每秒超145件,其中91%来自中国。
此举出台的背景是欧洲本土产业与监管压力的双重驱动。数据显示,仅2024年法国便接收8亿件小额包裹,大量低价商品通过免税通道涌入市场,导致本土零售商利润压缩,且部分包裹因缺乏安全检查引发消费者投诉。谢夫乔维奇强调,收费并非税收,而是“合理化海关资源分配”,未来资金将用于提升X光机、AI验货系统等监管设施建设。
分析指出,新规对依赖低价策略的中国跨境电商冲击显著。以SHEIN和Temu为例,其直邮商品均价不足10欧元,2欧元附加费可能使终端价格上涨20%,削弱价格竞争力。部分企业已着手调整物流模式——通过荷兰、波兰等地的海外仓中转可将单件成本降至0.5欧元,但仓储租赁与库存周转压力将同步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欧盟政策与全球趋势形成呼应。美国已于5月初取消中国小额包裹免税资格,日本近期也启动类似立法讨论。业内人士预测,跨境电商业态或将加速分化:高附加值品牌转向海外仓模式,而超低价商品可能因成本激增被迫退出欧洲市场。随着合规成本攀升,这场围绕贸易公平与监管效率的博弈,正在重塑全球电商竞争格局。
原创文章,作者:野游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2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