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为何进步“神速”?深圳产业生态揭秘

‌人形机器人为何进步“神速”?深圳产业生态揭秘

“每周都在迭代!科幻场景不断走入现实!”这是记者近日在深圳采访人形机器人产业时的强烈感受。在众擎机器人的实验室里,身高1.38米的“小众”机器人展示了扫腿、跳舞、跨越15厘米路障等高难度动作,其流畅程度甚至让专业舞者惊叹。从一年前蹒跚学步到如今灵活自如,人形机器人的进化速度令人好奇。

开源策略与快速迭代‌是核心驱动力。众擎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姚淇元透露,公司通过开源部署代码和训练代码,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建生态,单款产品版本迭代以周计,从设计到原型机落地仅需6个月。这种开放协作的模式大幅缩短了技术研发周期。

产业链协同‌进一步加速创新。深圳南山区“机器人谷”聚集了越疆科技、优必选等上百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密集网络。越疆科技市场总监谢凯旋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例,其从“擦盘子”到独立制作煲仔饭的跃升,得益于算法优化与场景数据的反哺。

应用场景开放‌为技术落地提供关键支持。龙岗区人工智能署署长赵冰冰表示,当地已开放政务巡检、消防等79类场景,通过实际使用帮助企业发现商业机会。此外,机器人6S店、剧场等创新场景的打造,也为技术验证提供了多样化舞台。

政策层面,龙岗区副区长徐红丽提到,正拟定行业安全标准并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圈,从监管到配套全方位护航发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培育新兴产业”目标,更为人形机器人等未来技术注入了长期信心。

从开源生态到产业链协同,从场景开放到政策支持,深圳正以多维度的创新土壤,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现实,让“科幻速度”成为常态。

原创文章,作者:秋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37610.html

秋秋的头像秋秋管理团队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