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底前将日本门店扩张至50家,较现有的23家实现倍增。无独有偶,中国比亚迪也加速推进渠道建设,截至6月已在日本设立63家门店,预计2025年内将完成百家门店网络构建。这场渠道竞赛的背后,是两大巨头对日本电动化转型主导权的争夺。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扩张战略与其全球销售态势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欧美及中国市场增长乏力,特斯拉在日本却逆势上扬——今年上半年销量达4600辆,同比激增70%。按照计划,特斯拉将在2027年超越梅赛德斯-奔驰(2024年销量5.3万辆),登顶日本进口车市场。而比亚迪则瞄准了日本特有的”轻型汽车”市场,宣布将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适配该规格的电动车型,直击日系车企腹地。
更严峻的是,日本本土电动车市场持续低迷。今年1-6月全国电动车销量仅为2.7万辆,同比下降7%,已连续两年负增长。充电基建滞后、消费意愿低迷、本土车企电动化迟缓三大症结相互缠绕。尤其当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的下一代电动车最快也要等到2026年上市,留给本土企业的时间窗口正在急速收窄。
当前局面揭示出残酷的市场规律:当变革浪潮来临,迟疑者终将付出代价。在中美企业强势卡位的背景下,日本车企若不能加速电动化进程,本土市场份额的流失或将不可避免。这场由外来者主导的电动革命,正倒逼”汽车王国”重新审视其转型路径。
原创文章,作者:happ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2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