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谣言再掀腥风,小红书沦为资本谣言垃圾桶

收购谣言再掀腥风,小红书沦为资本谣言垃圾桶

昨日,一则“阿里即将收购小红书”的“内部消息”席卷社交平台,精准复刻六年前的剧本。对此,小红书官方回应:“以上信息为谣言”。阿里巴巴则延续既往默契——沉默以对。这场拙劣的资本木偶戏,连台词都懒得更新。

回溯2019年7月,同样的剧本曾上演:传言阿里系HRG进驻小红书,小红书高管怒斥“造谣,已发函追责到底”。六年过去,辟谣声明沦为年更闹剧,资本操纵舆论的刀锋却愈发锋利。

讽刺的是,谣言制造者选择性遗忘关键事实:

  1. 阿里早是座上宾
    2018年小红书D轮融资中,阿里以领投方身份注资超3亿美元,与腾讯共同跻身股东阵营。既为投资人,何须收购?谣言逻辑不自洽到可笑。
  2. 估值火箭击碎收购幻想
    据金沙江创投内部文件披露,小红书估值三月内从170亿飙升至260亿美元,创历史峰值。此体量远超寻常并购标的,阿里吞下260亿巨兽?痴人说梦。
  3. 辟谣成本转嫁用户信任
    用户打开小红书满屏“真实分享”,平台却深陷年年自证清白的荒诞循环。当“追责到底”的誓言六年间反复落空,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早被谣言蛀空。

这场年更闹剧背后,三只黑手若隐若现:

  • 做空势力投石问路
    借谣言试探市场反应,为后续狙击260亿估值埋雷。资本屠刀悬而未落时,谣言是最廉价的试毒银针。
  • 竞品围猎转移视线
    小红书商业化加速冲击电商格局,此时“收购传闻”恰成牵制其战略的烟雾弹。
  • 流量秃鹫嗜血狂欢
    自媒体翻炒冷饭收割点击,脉脉等“爆料圣地”沦为谣言流水线。真相?不过是流量盛宴的残渣。

资本市场对这场闹剧给出最辛辣的讽刺:当收购谣言甚嚣尘上,小红书估值反冲上260亿美元巅峰。资本用真金白银嘲笑造谣者的黔驴技穷。

六年六次“被收购”,小红书已成资本谣言的公共垃圾桶。当辟谣沦为企业年度公关必修课,受伤最深的从不是巨头,而是被困在信息迷雾中的普通用户。狼来了的故事讲多了,最终埋葬的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残骸。

原创文章,作者:商业头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26698.html

商业头条的头像商业头条认证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