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用苹果iPhone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次用iPhone,你一定有一些疑惑。比如哪些是iPhone的基础设置,哪些进阶设置可以让你的iPhone更趁手,如何个性化你的苹果手机,iPhone有哪些使用技巧等等。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关于iPhone的基本设置。

第一次用苹果iPhone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次用iPhone,你一定有一些疑惑。比如哪些是iPhone的基础设置,哪些进阶设置可以让你的iPhone更趁手,如何个性化你的苹果手机,iPhone有哪些使用技巧等等。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关于iPhone的基本设置。

基本设置

1.使用Apple ID登录最重要的一条,永远牢记Apple ID的账户名(邮箱)和密码,很多设置要先登录Apple ID才能进行,下载软件也要验证它才能下载……总之一句话,很重要就对了!!!万一忘记了,只能看看你还记得锁屏密码不?通过锁屏密码,我们可以再次修改Apple ID密码。如果没有 Apple ID,你可以创建一个。若要通过 Apple ID 登录,请前往「设置」- 「登录 iPhone」。

2.注册了Apple ID后,记得开启双重认证,并且Apple ID账号一定要绑定自己能收到验证码的手机号,这样才安全。开启方法:设置 – Apple ID、iCloud、媒体与购买项目 – 密码与安全性 – 打开双重认证 – 输入手机号 – 输入收到的验证码注意,自己的Apple ID 不要给别人,也不要随便在自己设备上登录别人的Apple ID,人心叵测,否则人家给你远程一锁,手机变砖了,你哭都没地儿哭去。2.设置面容ID,Touch ID你可以使用面容 ID(面部识别)来安全解锁 iPhone、登录多款 App 和进行购买。出于安全考虑,面容 ID 数据只会保留在你的设备上,不会存储到任何其他地方。设置方法:设置 – 面容 ID 与密码 – 轻点“设置面容 ID” – 然后按照屏幕指示操作。

3.打开「查找我的iPhone」打开之后,你可以定位丢失或被盗的 iPhone。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查找”打开之后还包含激活锁功能,激活锁可以帮你确保设备安全,也就是远程锁定手机,变砖,对方即使用刷机等方式破解密码也无法盗取你的信息,保护你的隐私安全。

注意把查找我的iPhone的三个选项都打开。打开方法:设置 – Apple ID、iCloud、媒体与购买项目 – 查找 – 查找我的iPhone – 三个选项都打开。4.管理电池健康前两天何同学耗时两年的充电实验视频相信大家也看了,得出的结论是:快充并没有更伤电池。将手机电量保持在30%到80%对电池确实有帮助,但是帮助很有限。手机连着充电器一星期不拔线,电池容量基本不受影响。

所以对于iPhone充电,总体的原则就是:随用随充,不要用到只剩一点电了再去充电,可以更自由的使用手机。一般来说,当电池的最大容量低于80%时,就要更换电池了。但我们也可以在平时使用中,注意使用习惯来延长电池寿命。下面是一些官网的延长电池寿命的小提示:电池健康自动管理:iPhone 有“优化电池充电”的设置,可通过减少充满电所需时间来帮助减缓电池老化。打开方式:设置 – 电池 – 电池健康与充电 – 将「优化电池充电」打开。远离极端温度:在高温下充电,可能永久损坏电池容量;在低温下使用设备时,你可能会发现电池使用时间会降低,但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温度恢复性能就恢复了。充电时移除某些保护壳:如果带壳充电,有些时候可能会产生过多热量,从而影响电池容量。发现充电时过热了,请取下保护壳。长期存放时,请保持一半电量:如果长期不使用设备,请勿完全充电或完全放电,建议设备充电量应为 50% 左右较为合适。

5.下载AppiPhone购买和下载App只有一个官方渠道,就是「App Store」。

在「App Store」里,找到需要的软件,点击获取,它会弹出需要你确认的界面,验证Face ID或Touch ID后即可下载。iPhone下载免费软件也每次需要输入密码,好烦,其实你可以关闭它。关闭方法:设置 – Apple ID、iCloud、媒体与购买项目 – 媒体与购买项目 – 密码设置 – 将「需要密码」关闭。有时下载成功的软件却在主屏幕找不到,是因为下载到了「App资源库」中。你可以到资源库中找到这款App,将其添加到主屏幕。那「App资源库」是什么呢?它就是iPhone上的”应用抽屉“。之前没有它的时候,iOS的主屏幕非常简单粗暴,App下载之后是全部放在桌面的,久而久之,桌面就变的十分臃肿,还要花时间整理它。而有了「App资源库」后,可以选择将低频使用软件”从主屏幕移除“,需要的时候直接到最后一屏那里查找即可,高效优雅。

如果你不习惯资源库这种方式,也可以恢复以前添加到主屏幕的习惯。方法:在设置 – 主屏幕 – 新下载的APP – 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就好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科技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588078.html

happy的头像happy管理团队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