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网上披露的一则钉钉被曝ceo凌晨巡查工位的消息将钉钉推向舆论风口。据称,上周某日凌晨12点至12点半期间,钉钉CEO陈航(花名“无招”)突击检查办公区域,发现工位空置率较高,次日便对各部门负责人严厉问责,质问员工“为何提前下班”。这一管理方式迅速引发内部员工与外界讨论,再次将钉钉的职场文化置于聚光灯下。
事实上,这并非钉钉首次因考勤问题引发争议。今年4月陈航回归CEO职位后,公司便推行严格的工作纪律:早9点打卡、午休后13:15强制进入工作状态、禁止上班期间使用社交软件。此次凌晨巡查事件中,有员工透露,上周五临时加班通知导致周末连续工作两天,而CEO的巡查行为被视作对“表面考勤”的过度关注。值得注意的是,钉钉作为主打效率提升的办公平台,其管理方式却与产品理念形成鲜明反差——网友质疑“用监控工具反被工具监控”,直指“高效办公”与“形式主义”的矛盾。
业内人士分析,此类高压管理可能适得其反。员工社交媒体上的“避雷”评论反映出抵触情绪,而凌晨巡查等行为更易损害团队信任。尽管企业追求效率的初衷可理解,但若忽视人性化管理,反而可能降低员工创造力与归属感。目前钉钉官方尚未回应此事,但事件已引发对科技公司管理边界的思考:在数字化办公时代,如何平衡效率与人文关怀,或许比单纯监控考勤更值得探索。
原创文章,作者:ne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3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