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塑料只能降级用?海尔:纯度99.9%堪比新料

  夏季高温炎热,饮料消费也迎来旺季。大量废弃的可乐瓶、矿泉水瓶等PET材质塑料瓶,在被投入垃圾桶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归宿?数据显示,我国94%以上的PET瓶被有效回收,但这些极具利用价值的材料,长期以来多局限于降级或平级利用,比如经过处理后变身颜色单一的垃圾桶、农田塑料桶或工程材料,难以进入更高价值的应用领域。

  再生塑料价值巨大,为什么只能降级或者平级利用?这是由于塑料种类繁杂,包含聚丙烯、ABS、聚乙烯等多种类型,在拆解再生过程中,若分选技术跟不上、挑拣精度不足,再生后的塑料就容易出现黑点、异味,性能也会随之衰减,难以满足高端产品的生产要求。

再生塑料只能降级用?海尔:纯度99.9%堪比新料

  这一困境在我国尤为突出:作为塑料生产与消费大国,我国废塑料回收量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1800万吨增至2023年的1876万吨,2024年进一步增加到1906万吨。在回收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如何推动再生塑料的高值化利用,已成为循环经济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品质鸿沟”。

  破题的关键就在于再生技术的创新。8月5日,海尔智家发布的一支视频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在全球首座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内,废旧家电经过拆解、分选、再生等数十道工序,产出的循环新材料低气味、无黑点,纯度高达99.9%,物性近乎0衰减,不仅可以直接替代新料使用,还能定制不同再生比例,最高可至100%,目前已应用于汽车、日化、OA办公等领域,实现高价值应用。

再生塑料只能降级用?海尔:纯度99.9%堪比新料

  这背后,是海尔智家在再生技术领域的持续探索。围绕绿色材料创新、高品质升级、低碳场景应用等研发方向,海尔再循环产业持续升级多模态深度清洗、一体化分选及增强增韧、安全阻燃、可靠性、耐化学等塑料再生再利用研究能力,推动高品质循环新材料研发。

  这些实践印证了一个事实:再生塑料并非只能“退而求其次”。当技术实力足够硬核,回收材料完全能与新料站在同一起跑线。这不仅打破了再生塑料的价值偏见,更成为循环经济最生动的注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科技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30636.html

若安丶的头像若安丶管理团队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