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财政部22日宣布将停产流通逾百年的林肯头像一美分硬币,标志着这款铸造成本长期高于面值的货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根据特朗普政府今年2月签署的行政令,美国造币厂将在明年年初用完最后一批坯料后彻底关闭生产线。数据显示,2024财年每枚一美分硬币生产成本达3.7美分,连续19年亏损,仅此一项便造成8530万美元财政赤字,一美分硬币停产预计每年可为政府节省逾5600万美元。
这一决定将迫使美国零售业重新调整现金交易规则。根据新规,现金支付需将价格四舍五入至5美分,曾风靡市场的“99美分定价策略”或将终结,而电子支付仍可保留精确金额。美国财政部已要求各州政府协助商家调整税收计算方式,但低收入及老年群体恐受较大冲击——美联储数据显示,55岁以上人群现金使用率是年轻群体的近两倍。
硬币消失的背后折射出更深层经济矛盾。尽管一美分退出舞台,其他硬币生产成本同样居高不下:5美分镍币单枚成本高达13.78美分,25美分硬币成本亦达14.68美分。波士顿大学教授扎戈斯基警告,若因此扩大镍币产量,反而加剧财政负担,建议立法强制商家“向上取整”定价以降低需求。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仍有价值140亿美元的硬币被闲置,约占流通总量的60%,如何激活“沉睡硬币”成为缓解供应压力的关键。
另外,经典的“便士乐福鞋”面临更名可能,时尚界已出现“十分硬币乐福鞋”的戏称。从经济账本到生活方式,一美分的退场不仅是货币体系的革新,更预示着社会支付习惯的深层变革。随着无现金支付占比逐年攀升,这场始于成本考量的货币改革,或将加速美国步入“去硬币化”时代。
原创文章,作者:好奇宝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20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