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阔耳机深陷“售后门”:官方拒保、联保欺诈、价保耍赖,消费者权益谁来守护?

声阔耳机深陷“售后门”:官方拒保、联保欺诈、价保耍赖,消费者权益谁来守护?

曾以“18个月超长质保”“官方联保无忧”为卖点的声阔耳机,近一年却因售后问题屡登投诉黑榜。仅黑猫投诉平台2024至2025年间,涉及声阔售后拒保、虚假宣传的投诉量激增300%。消费者诟病其“买前是上帝,买后踢皮球”,品牌信誉正遭遇严重危机。

声阔的“花式甩锅”操作

2025年2月,消费者在黑猫投诉称,其通过拼多多购入的声阔耳机出现电流声与外壳松动,官方以“非授权渠道”直接拒保,并强调“只认天猫、京东旗舰店”。讽刺的是,该消费者出示的购买链接显示店铺曾标注“官方正品联保”。2024年8月,一名线下购买耳机的用户投诉,销售人员承诺“全国联保”并指导完成官方账号激活,但4个月后耳机开裂送修时,声阔却称“线下激活无效”,拒绝履行保修承诺。另外,2024年11月,京东用户因双11期间耳机降价申请价保,客服以“优惠均摊至其他商品”为由拒绝,即便消费者证明单独购买仍维持低价,声阔仍坚称“规则如此”。多名消费者发现,声阔保修条款中暗藏“最终解释权归品牌方所有”“授权渠道动态调整”等模糊表述,成为拒保“万能借口”。

    声阔的售后套路解析

    声阔将销售渠道分为三六九等,仅承认自营店铺销售资格,对拼多多、线下经销商等渠道用户直接“一刀切”拒保,完全无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谁销售谁负责”的基本原则。
    通过模糊化“授权渠道”“激活规则”等定义,声阔将本应清晰的服务承诺变成“薛定谔的保修”——消费者永远处于信息不对等的弱势方。
    当消费者手持完整包装、购买凭证维权时,声阔常以“找卖家处理”“检测流程不符”等理由推诿,甚至要求用户自费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

      声阔正在亲手砸掉自己的招牌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品牌对消费者的傲慢,更是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免责体系”。当“18个月质保”变成种拒保理由”,当“官方联保”沦为“官方赖账”,声阔正在用行动证明:所谓“高端服务”不过是营销话术的遮羞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继续将消费者权益当作成本控制的牺牲品,声阔终将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代价。市场监管部门是时候介入,让这些“套路玩家”明白:在中国市场,没有谁可以凌驾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上!

      原创文章,作者:happ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09662.html

      happy的头像happy管理团队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