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摆烂”实录:消费者成冤大头?‌

‌科大讯飞“摆烂”实录:消费者成冤大头?‌

近期,科大讯飞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投诉量增长,涉及硬件质量、软件功能、售后服务等多方面问题。消费者纷纷指责其“售前吹牛、售后装死”的运营模式,品牌口碑面临严重挑战。从千元学习机到万元办公本,用户频繁遭遇“会员陷阱”、“维修黑洞”等陷阱,让人不禁要问:科大讯飞怎么了?

投诉激增,品牌信誉受损

科大讯飞的用户投诉主要集中在硬件故障频发、软件功能不达标以及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上。用户反映,无论是购买讯飞语记App会员后录音转文字功能错误率奇高,还是申请退货时遭遇商家拖延和拒绝,都让人深感失望。更有用户表示,万元的学习机使用不到一年就出现故障,维修费用高达数千元,让人难以接受。

“摆烂”案例曝光,消费者维权艰难

科大讯飞的“摆烂”行为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更在多个典型案例中暴露无遗。例如,有用户购买讯飞语记App会员后,发现录音转文字功能错误率超过60%,而客服却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甚至诱导用户开通自动续费。在退货方面,有用户反映商家泄露其手机号,并用私人号码冒充官方客服进行拖延,最终拒绝退货。此外,还有用户表示,万元的学习机使用不到一年就出现黑屏等故障,售后诊断需要高昂的维修费用,远超行业均价。

口碑崩盘,法律风险凸显

科大讯飞的“摆烂”行为不仅导致了消费者信任危机的蔓延,更让其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和资本市场的反噬。社交媒体上关于“科大讯飞诈骗式营销”的话题阅读量破亿,线下经销商透露退货率超过40%。同时,科大讯飞因诱导自动续费、虚假宣传续航等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因泄露用户信息而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这些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让科大讯飞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受到严重打击。

傲慢终需付出代价

从曾经的“AI第一股”到如今的“投诉重灾区”,科大讯飞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如何把技术优势败给服务劣势”。当企业把消费者当作“韭菜田”,用法律漏洞当护身符时,终会迎来市场的铁拳。科大讯飞的“摆烂三连”——售前画饼、售后甩锅、维修抢钱,彻底暴露了其“技术至上,用户至贱”的畸形价值观。若继续将研发投入用于设计维权陷阱而非提升产品质量,再多的荣誉和招牌也挡不住用户用脚投票的浪潮。

回归初心,方能赢得未来

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和市场的质疑,科大讯飞需要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回归初心,以用户为中心,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若安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09336.html

若安丶的头像若安丶管理团队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