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外媒报道,自2025年1月1日起,亚马逊将对其退货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此次变革主要聚焦于第三方卖家群体。这一变化旨在应对日益增长的退货问题,减少资源浪费,并鼓励卖家提升商品描述质量。
目前,亚马逊的退货政策允许顾客在30天内无理由退货(商品需保持全新、未使用状态),且对于亚马逊直接发货的产品,顾客无需承担额外费用。对于由第三方卖家销售但由亚马逊物流(FBA)配送的商品,退货政策同样保持宽松。然而,对于完全由第三方卖家销售和发货的商品,退货运费则根据商品类型和卖家条款,在3美元至6美元(约合21.2元至42.4元人民币)之间不等。
从明年起,亚马逊将对退货频率较高的第三方卖家引入一项新的退货处理费。尽管顾客仍享有30天的退货权利,但被频繁退货的卖家将需额外支付这笔费用,以补偿亚马逊因管理退货而产生的高昂物流成本,包括运输和处理费用。
亚马逊指出,退货和无法销售的商品不仅造成了财务损失,还带来了环境负担,退货问题在财务和环境两方面都给亚马逊和卖家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消耗。因此,亚马逊希望通过调整退货政策,减少退货频率,激励卖家提供更准确、详尽的商品描述,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退货,最终降低浪费。
此次政策的调整,无疑将对亚马逊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产生深远影响。卖家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一变化,优化商品描述,提升商品质量,以减少退货率,避免额外的退货处理费用。同时,这也为卖家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优化自身运营策略的机会,以更好地适应亚马逊平台的新规则。
原创文章,作者:校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685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