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艺术,共谱无碍新声:全国首届人工耳蜗用户歌唱展演在清华大学成功举行

2025年9月21日,由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全国首届“天籁入耳 唱响新声——人工耳蜗用户歌唱展演”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实验剧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北京市残联、中国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国家无障碍展示馆、中国聋人协会、北京市海淀区残联、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康复学院、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北京爱的分贝公益基金会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莅临指导。。活动得到了无障碍发展研究院产业委员会委员瑞士索诺瓦集团AB耳蜗的独家支持。

科技赋能艺术,共谱无碍新声:全国首届人工耳蜗用户歌唱展演在清华大学成功举行

活动紧密围绕“以人为本、科技赋能、融合共享”的无障碍发展愿景,通过人工耳蜗用户的独唱、听损儿童合唱表演等多元形式,全面呈现听力重建技术带来的生活改变与社会融合可能。

科技助残践行使命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是国内高校中引领无障碍领域发展的跨学科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包容。研究院不仅聚焦于无障碍环境规划与设计,还积极拓展信息无障碍、社会认知无障碍等前沿方向,持续推动校园无障碍建设, 并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立法进程。本次歌唱展演正是其“科技助残”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邵磊表示:“近年来,清华大学统筹多学科力量开展‘科技助残’工作,成效显著。2024年底,中国残联与我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十五五科技助残’新篇章。我们始终致力于推动‘科技助残’从理念走向实践。此次歌唱展演不仅展示了听损群体的艺术潜能,也体现出科技赋能残障、共建无障碍社会的深层意义。感谢索诺瓦集团的长期支持,与我们共同助力听损人士跨越沟通障碍,促进社会融合共享。”

科技赋能艺术,共谱无碍新声:全国首届人工耳蜗用户歌唱展演在清华大学成功举行

携手同行共创价值

索诺瓦作为致力于听力解决方案的全球性企业,近年来与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在提升清华大学校园无障碍聆听环境的建设水平,中国无障碍融合教育的发展,保障听损人士平等、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积极的支持,并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对许多人来说,通往人生舞台的旅程开始于获得了改变生活的听力技术。如同索诺瓦旗下的AB耳蜗,它为听损人士打开了一扇通往声音世界的大门。今年正值AB耳蜗在华服务25周年,是我们与中国听损用户、听力行业共同成长的见证。”索诺瓦聆听世界基金会负责人叶卡特琳娜·库拉科娃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支持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主办此次活动正是我们长期服务中国听损人士承诺的体现。展望未来,索诺瓦将持续创新、拓展合作,助力更多听损人士开启精彩人生。”

专家建言凝聚共识

“人工耳蜗技术是听觉重建领域的重大突破,为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打开了通往有声世界的大门。同时,科学、系统的术后康复训练以及全社会提供的包容、接纳的环境,对于他们真正回归主流社会至关重要。”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王巍教授表示。“音乐训练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今天的歌唱活动,是一种极佳的社会康复形式,它能极大地增强听损人士的自信,有力地向社会证明,通过科技的帮助、自身的努力、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听损人士完全可以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享受艺术的乐趣,这是迈向包容性社会的重要一步,对推动’全生命周期’的听力健康管理理念有着非凡的意义。”

科技赋能艺术,共谱无碍新声:全国首届人工耳蜗用户歌唱展演在清华大学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构建了科技助残示范场景,通过音乐及歌唱赋能并展现听障群体在康复过程中的无限潜能,打造了校企协作支持残障融合的标杆案例,为推动”全生命周期”的听力健康管理理念和构建包容性社会迈出重要一步。

原创文章,作者:科技探索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34438.html

科技探索者的头像科技探索者管理团队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