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金星共轨小行星或威胁地球,天文学家呼吁加强监测

‌NASA:金星共轨小行星或威胁地球,天文学家呼吁加强监测

美国宇航局(NASA)天文学家近期公布一项研究,揭示了与金星共享轨道的小行星群未来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这项由巴西圣保罗大学助理教授Valerio Carruba牵头的研究,已提交至《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期刊,并于5月28日通过预印本平台arxiv.org发布。研究指出,尽管现有的20颗金星共轨小行星因轨道共振机制暂时避免与金星碰撞,但其混沌轨道特性埋下了与地球相撞的隐患。

金星共轨小行星的轨道稳定性极低,其李雅普诺夫时间仅为约150年,意味着它们的轨迹在百年后将完全不可预测。为评估风险,研究团队通过模拟太阳系行星轨道,对26颗“克隆”小行星展开长达36000年的演化推演,发现轨道偏心率低于0.38且倾角较小的小行星可能突破地球引力防线,引发灾难性撞击。然而,这类小行星常被太阳强光遮蔽,仅在地球近距离观测窗口短暂可见,导致地面探测效率低下。

尽管即将启用的Vera Rubin天文台有望通过广域巡天捕捉部分目标,但其观测范围受限于太阳伸长角和天体高度限制。对此,研究团队提出突破性方案:派遣航天器进驻金星轨道或太阳-金星L1、L2点的光环轨道,利用太空视角大幅提升探测精度。值得注意的是,直径150米的金星共轨小行星若撞击地球,其威力可达数百兆吨TNT当量,远超二战原子弹爆炸效果。

这一发现与近期天文学界对深空威胁的密集预警形成呼应。例如,银河系“蛇”状射电丝断裂现象的成因研究中,科学家同样强调了不可预测天体活动对地球的深远影响。随着NASA加速推进星际探测技术——如“好奇号”火星车对箱状地形成因的解析——人类对深空威胁的防御网络或将迎来新一轮升级。目前,研究团队正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协作,构建覆盖地球与近地轨道的立体监测体系,以应对这场潜在的“隐形危机”。

原创文章,作者:NA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21496.html

NASA的头像NASA认证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