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号称“投影仪第一股”的极米科技,正经历至暗时刻。2024年财报显示,这家明星企业全年营收34.05亿元,净利润1.2亿元,连续第二年“双降”,彻底撕碎资本市场的期待。更讽刺的是,当公司陷入低谷时,管理层年薪纹丝不动,核心技术人员却被“精准砍薪”,股东则上演集体大逃亡。
断崖式下跌戳破神话
第三季度4033万元的巨额亏损,创下极米上市以来最惨烈纪录。尽管第四季度靠裁员降本勉强盈利,但全年净利润仍同比下滑0.3%。更残酷的是,赖以生存的长焦投影产品毛利率持续缩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暴跌6.63%——曾经引以为傲的技术护城河,如今成了拖累财报的包袱。
刀锋向内砍向员工
为粉饰业绩,极米科技祭出“暴力裁员”杀手锏。2024年狂砍223名员工,销售人员遭腰斩式裁撤,研发团队缩减近10%。前员工爆料称,裁员潮席卷软硬件、市场等多个核心部门,“上午还在改代码,下午收拾纸箱走人”。讽刺的是,董事长钟波与总经理肖适稳坐钓鱼台,140万年薪分文未减,而技术高管尹蕾、冉鹏等人薪酬却被砍掉15%-22%。
股东踩踏式出逃
资本市场的信任崩塌来得更直接。2025年仅过去四个月,百度等大股东便疯狂套现3.96亿元,最低以七折“骨折价”抛售股票。二级市场用脚投票的背后,是残酷的现实:即便出货量增长,极米营收份额却不升反降。业内人士直言,这家昔日的行业霸主已被价格战逼入死角,“高端故事讲不动了,只能降价求生”。
技术光环褪成遮羞布
面对“为何销量增长却营收下滑”的质疑,极米将锅甩给“成本优化”。但财报暴露真相:所谓技术升级不过是压缩原料成本的遮羞布。当友商万元激光电视杀到3999元时,极米仍守着“高端”标签苟延残喘,最终被市场反噬。正如业内人士所说:“当降价成为唯一生存手段,极米的好日子早该结束了。”
如今的极米科技,就像它生产的投影仪——看似光鲜的幕布背后,只剩不断缩水的利润和加速流失的信心。当股东忙着套现离场,员工含恨离开,这家曾经的技术新贵,正在投影行业的血海中逐渐黯淡。
原创文章,作者:XIAOM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1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