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生命换增长?猿辅导武汉员工猝死背后的管理之殇

年轻生命换增长?猿辅导武汉员工猝死背后的管理之殇

4月23日深夜,武汉光谷猿辅导办公楼内的一声警报,撕开了互联网教育行业光鲜表皮下的暗疮。猿辅导员工猝死后,该公司以”网络故障”为由紧急调休的荒诞操作,以及被曝光的”上厕所报备”等畸形管理制度,将资本逐利与劳动者权益的矛盾推向舆论风暴中心。

猝死事件暴露系统性管理危机
据《正在新闻》调查,事发当日公司内部通知称”网络故障调休”,但25楼消防通道密码锁的异常封闭、楼下骤增的安保验证,与警车、殡仪车出入的目击记录形成诡异对照。劳动监察部门证实,涉事企业至今未提交工亡材料,而部分员工24日已恢复上班的”常态”,凸显企业对生命逝去的冷漠。

前员工爆料的细节更触目惊心:单日强制加班超6小时、如厕需申请的系统化管控,与2023年媒体曝光的”军事化管理”一脉相承。尽管猿辅导曾承诺”排班减负”,但新员工培训两天即离职的案例证明,高强度监控仍在持续——这种将人异化为生产零件的管理模式,早已埋下悲剧伏笔。

畸形加班文化的制度性纵容
“双减政策压力”不该成为企业违法的挡箭牌。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每日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而猿辅导被曝光的加班时长已翻倍。更值得警惕的是,企业通过密码锁控制消防通道、用监控系统追踪员工行为,构建起数字化时代的”全景监狱”,这种对劳动者基本尊严的践踏,远超普通职场压榨范畴。

劳动法专家指出,工亡认定需考察”48小时内突发疾病死亡”,而企业拖延申报材料、拒绝配合调查的行为,可能影响家属合法权益。当公司连基础事实都在遮掩,所谓”行业压力”的辩解更显苍白。

教育企业的价值观悖论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猿辅导官网仍挂着”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的标语。但当企业把教师和客服人员当作耗材,用监控摄像头取代人文关怀时,其推崇的”教育理念”已沦为商业话术。有离职员工透露,基层每天要处理数百个家长投诉,却连喝口水都要看系统脸色,这种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压榨,最终在年轻生命消逝时达到顶点。

值得深思的是,该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新人培训首日离职、在职员工集体焦虑,揭示的不仅是某家企业的管理失控,更是整个教培行业转型期的集体迷失。当”教育”变成流水线上的标准化商品,最先被牺牲的永远是底层劳动者。

监管不能总在悲剧后补位
目前,猿辅导仍未就事件作出回应。但劳动监察部门迟缓的申报流程、公司对媒体追问的沉默,都在加剧公众疑虑。我们呼吁:

  1. 劳动部门应立即介入调查,用透明程序给家属和社会交代
  2. 互联网企业必须重新审视”人效比”计算公式,将员工健康纳入KPI
  3. 教育行业特殊属性要求更高道德标准,不能将教师群体当作普通”打工人”

当一家教育企业需要靠锁死消防通道来掩盖管理漏洞,靠监控如厕时长来提升所谓效率,它贩卖的早已不是知识,而是对文明社会基本准则的背叛。这场悲剧警示我们:没有劳动者尊严的”教育创新”,终究是饮鸩止渴的资本游戏。

原创文章,作者:若安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16370.html

若安丶的头像若安丶管理团队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