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欧洲航天局(ESA)宣布启动“欧洲运载火箭挑战赛”(ELC),计划投入最高1.69亿欧元(约合13.27亿元人民币)支持商业火箭研发,目标在2028年前选出下一代低成本运载火箭。企业需在5月5日前提交竞标方案,这场“太空竞赛”正式进入倒计时。
根据竞赛规则,参赛企业须为欧洲航天局或欧盟成员国注册公司,并同步提交两份方案:A部分需满足2026-2030年欧洲官方机构的卫星发射需求;B部分则要求2028年前完成新型火箭的首飞验证。中标企业将瓜分总额1.69亿欧元的研发资金,具体分配比例根据技术方案评定。
目前欧洲主要依赖“阿丽亚娜6号”和“织女星”火箭执行发射任务,但面对SpaceX等企业可回收火箭的竞争压力,ESA决定引入新势力。德国Rocket Factory Augsburg、法国MaiaSpace等6家商业航天公司年初曾联合呼吁,要求开放法属圭亚那发射场并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此次竞赛被视作对这些诉求的回应。
欧盟空间战略同步提速,计划推进“IRIS2”卫星通信网络等重大项目。欧盟委员会空间政策负责人纪尧姆·德拉布罗斯此前透露,未来十年欧洲卫星发射需求将激增,此次竞赛选拔的火箭商有望承接这些订单。ESA强调,新火箭需具备更高性价比,以适应商业发射市场的价格战。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欧洲初创公司已启动新型火箭研制:德国HyImpulse的SL1小型火箭计划2025年首飞,英国Orbex的Prime微星火箭进入发动机测试阶段。这场由政府资金驱动的技术突围,或将重塑欧洲在全球航天市场的位置。
原创文章,作者:科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1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