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耳朵经济”变“收割经济”:用户投诉揭露荒诞售后

喜马拉雅“耳朵经济”变“收割经济”:用户投诉揭露荒诞售后

最近,国内知名音频平台喜马拉雅黑猫投诉平台遭遇频繁投诉。从“1元试听课骗局”到“买会员送故障耳机”,再到“偷偷扣费两年不提醒”,这家昔日的音频巨头正在用荒诞的售后体系上演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用户收割大戏”。用户的愤怒和投诉如潮水般涌来,揭露了喜马拉雅光鲜外表下的种种问题。

虚假宣传:1元试听课成“杀猪盘”

今年2月28日,有消费者揭露喜马拉雅旗下“喜播教育”的营销陷阱:通过抖音直播间以“1元试听5天课”为诱饵,承诺“学完即可手机录书赚时薪55-125元”。然而,课程结束后,所谓的接单渠道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助教转而极力推销6980元的高价课程。截至3月,已有37名学员投诉遭遇同样的套路,直指其“用兼职赚钱画饼诱骗报课”。这一行为不仅涉嫌虚假宣传,更是对消费者信任的极大伤害。

售后瘫痪:赠品变废铁,客服变“AI”

除了虚假宣传,喜马拉雅的售后体系同样令人失望。2月12日,用户曝光喜马拉雅“买会员赠耳机”活动存在严重品控问题。消费者花费198元获得赠品后,耳机仅使用两周便出现卡顿死机。而客服的回应更是让人愤怒,平均48小时回复一次,且永远重复“已反馈技术部门”,毫无实质性的解决方案。更讽刺的是,3月5日,另有用户投诉账号密码无法修改,客服竟用机器人话术循环回复“建议您尝试重置密码”,被用户怒斥“用户能自己解决还要你们干什么?”

自动扣费暗箱操作:连偷用户29个月血汗钱

3月5日曝光的投诉更是揭开了一个更大的黑幕:有消费者在2022年9月开通会员后从未使用APP,却在毫不知情下被连续扣费29个月,累计损失496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平台有义务明示自动续费条款,但喜马拉雅不仅未作醒目提示,甚至在用户发现扣款后仍拒绝全额退款,仅同意“补偿3个月会员”。这种暗箱操作、吸血式扣费的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极大侵犯。

用户信任崩塌:投诉量激增,客服冷处理

据黑猫平台统计,2025年前三个月喜马拉雅投诉量同比激增210%,其中超六成投诉涉及“虚假宣传”和“售后不作为”。更令用户心寒的是,即便在投诉量暴涨的情况下,其客服团队仍采用“冷处理”策略:超70%的投诉超过7天未回复,22%的投诉拖延超15天。这家曾标榜“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如今却深陷信任危机,用户纷纷表示失望和愤怒。

喜马拉雅的“吃相”难看,品牌口碑岌岌可危

喜马拉雅曾以其丰富的音频内容和独特的“耳朵经济”模式受到用户的青睐,然而如今却用“1元诱饵”“僵尸客服”“吸血式扣费”等关键词亲手砸碎了用户体验和品牌口碑。用户是平台的基石,失去了用户的信任和支持,再辉煌的过去也终将化为泡影。喜马拉雅若不及时反思和整改,恐怕将难以逃脱“用户收割机”的恶名,最终走向没落。

原创文章,作者:李森,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09941.html

李森李森管理团队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