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开年,曾让国人骄傲的海尔陷入信任黑洞。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近期投诉量增长,价格欺诈、产品虚标、售后踢皮球成投诉”三座大山”。消费者痛斥:”买海尔像开盲盒,付款前是上帝,付款后成孙子”。
海尔的套路有多深?
张女士发现同款热水器价差62.9元,客服承诺”双倍赔付”却与平台互踢皮球。更有多位消费者投诉海尔存在”先涨价再促销”套路,差价维权成功率不足18%。另一位李先生反映,他的法式四门冰箱实测容量缩水8.2%,13cm的抽屉落差让食材频繁”失踪”。客服竟建议:”补偿200元当二手处理”。类似参数造假问题在洗衣机、空调品类同样存在。此外,陈女士退货洗地机时,商家仅凭一张模糊的仓库照片咬定人为损坏,拒不出示开箱视频。消费者质疑:”快递员在场验货无异常,怎么到仓库就坏了?”还有刘先生双11凑单获赠的挂烫机,经历确认收货、信息登记、30天等待后,等来京东客服”100京豆补偿”的神操作。类似拖延战术在空调安装补贴、延保服务中频现。
海尔如何自毁长城?
服务承诺成空话
价保条款暗藏”最终解释权”,赠品发放玩”拖字诀”,400客服被吐槽”人工智障”。内部员工爆料:售后预算连年削减,KPI考核只看接单量。
产品参数玩猫腻
冰箱容量虚标、热水器能效造假、洗衣机振动超标成投诉重灾区。消费者自嘲:”买海尔得备游标卡尺,官方数据信不过”。
售后变”售完不管”
三包期内维修三次仍故障、配件以次充好、维修费坐地起价等问题频发。有用户维修洗衣机被多收200元,事后查档案发现虚构维修项目。
民族品牌之殇:39年老字号该醒醒了!
从”真诚到永远”到”套路到永远”,海尔正在透支80、90后的童年滤镜。当小米卷智能、美的拼服务时,海尔却沉迷于”价格游戏”和”参数魔术”,把金字招牌变成投诉重灾区。
海尔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级的”败好感”营销。张瑞敏当年砸的是问题冰箱,如今该砸的怕是某些高管的”官僚脑袋”。消费者早已不是当年”冰箱用20年”的忠实用户,在智能家电时代,玩小聪明终将砸了自己的饭碗。海尔,你还要装睡到何时?
原创文章,作者:小丸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article/709043.html